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沈阳医学院药学院派遣“青春担当实践队”,暑假期间奔赴家乡附近社区服务站,开展集社区便民服务与乡村环保实践于一体的暑期专项行动,以青春之力服务基层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期间,首站活动围绕着实践团队成员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服务站展开,并在社区工作人员协助下快速投入工作。针对社区内数字技能薄弱的老年群体及课后托管资源不足的青少年,团队制定精准服务方案:开设“数字小课堂”,通过录制短视频教程、开展线上直播,详细讲解智能设备操作、线上政务办理流程,累计帮助100余名居民掌握实用数字技能,有效缓解了“数字鸿沟”困扰;线下同步启动“一对一暖心陪伴”计划,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为困境儿童开展学业辅导。此外,团队还组织了户外拓展、科技馆参观等活动,丰富特殊群体生活,用点滴行动汇聚社区温度,让互助与关怀成为社区生活的日常底色。

社区服务圆满结束后,实践队随即转战乌伯牛村,正式启动乡村环保专项实践活动。抵达目的地后,团队迅速开展前期筹备工作:一方面明确划定实践活动禁区,规避风险作业;另一方面设计制作环保主题宣传海报,为后期宣教工作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现场交流与反馈收集,系统梳理村民反映的各类环保问题,为实践活动的精准推进锚定核心方向。在生态踏勘环节,团队成员的重点勘察发现西坝河流存在垃圾及动物尸体遗留等问题并标记重点清理区域,通过问卷、访谈开展村民环保意愿调研,发现95%居民对“白色污染”概念及垃圾分类标准缺乏清晰认知,进一步明确环保宣教工作的核心重点。

此后,实践团以“行动+宣教”双轨模式推进乡村环保工作,组织队员与村民共同清理河道垃圾,让原本脏乱的河道逐渐恢复整洁,建立生态堆肥试点并向农户推广绿色农业方法,在村内设立环保书籍借阅区,通过趣味读物与互动讲解,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期间还制作“环保心愿树”,收集村民对乡村生态改善的意见建议,让环保实践真正贴合村民需求。
活动全程,健康知识普及与环保理念宣讲同步推进。队员结合药学专业知识,向社区居民与村民科普日常用药安全、垃圾分类对健康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答疑,帮助大家提升健康与环保双重意识。活动尾声,团队向居民与村民发放整理好的实践手册,内容涵盖数字技能教程、环保小技巧、健康知识要点,方便大家后续查阅学习。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既破解了社区“数字鸿沟”、特殊群体关爱不足等痛点,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填补了基层环保宣教缺口,将高校专业优势与基层需求融合。实践队成员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的认知,锤炼了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未来,药学院将继续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组织更多师生深入基层,用专业与热情为社区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以青春力量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绽放光彩!